照明燈具安裝,在家庭水電DIY也是一個CP值很高的工作,如果請水電師傅幫忙安裝,一盞的價格要300~1500元(by PRO 360 達人網),所以裝潢期間我也是打算從規劃、採購到安裝都自己來。
規劃:
一開始本來是想以北歐風來規劃整體裝潢,但到挑選燈具時,發現我跟老婆都不喜歡外型線條複雜的燈飾😓設計感的主燈、地上的立燈、和線路外露的軌道燈....等等。
Ex.北歐風燈具 |
想起以前去日本時民宿及旅館裡面那顆又大又圓的吸頂燈反而更得我心,沒有多餘的線條,簡單自然。
此外我的首要著重點是「可調光」,可以依照使用情境隨時調整色溫,一般生活場景會用用4000k自然光,光打下來起來溫潤舒服,又不會容易呈現燥熱或陰冷的極端視覺,特別的使用情況(如看電影、玩遊戲、夜深打睏時)就切換成3000K並調低亮度,讓心情更放鬆。
夜深看電影或睡覺前時,降低亮度及色溫放鬆心情 |
安裝後可以使用手機的照度APP在家裡到處走走,在人會待著的地方循區域檢視,檢視照度是否足夠(使用CNS12112的住宅標準照度表對照 附表7-住宅)
自宅作業環境監測🤣 |
並參考照度與色溫的關係,像是為什麼要選4000K自然光呢?可看下圖中黃光(3000K)如果照度過高時環境會產生燥熱感,而晝白光(6500K)在照度不足時會呈現出昏暗陰冷的感覺,4000K的光是比較容易控制在舒適範圍的。
照度與色溫的關係 |
燈具選購:
下圖為我裝的燈具總表,林林總總加起來42盞,就算用最低的300元計,請外面做也要12,600元的工資😶,其中最簡單的崁燈及層版燈一盞熟練的話大概只要1~3分鐘就能裝好,自己做!
LED吸頂燈
台灣製有很多平價的款式,但我喜歡日本牌,要買可以找網路上的日本代購,代理商幾乎是把日幣當作台幣賣,動輒日本好幾倍的盤子價格。
常見日本吸頂燈品牌比較 |
最後我選了日立三組進階款在客廳、主臥、書房,NEC一組基本款放在次臥,和平價的NEC相比,日立實品燈罩有比較好看,而且有一些預設的情境模式按鈕很方便,閱讀、化妝、放鬆、圖書館、餐廳等模式一鍵完成,每次在關燈後還會保持30秒再自動熄滅的小夜燈讓你不用摸黑行走,一些小細節更貼近使用者。
客廳~照片有點難拍出現場氛圍,色溫跟亮度會被自動校正 |
而NEC(現已改名HotaluX)的CP值很高,同光通量、同樣是日本製,卻只要日立六成的價格,雖然發光效率差一截但也比TOSHIBA強了。安裝上很便利,像換燈泡一樣轉上去就好(日立是用壓扣卡榫要看說明書照著步驟來),但按鍵是三段式(開燈>小夜燈>關燈)就有點不方便了,容易少按一下就離開房間忘記關好。
智慧嵌燈
PHILIPS WIZ智慧崁燈有很多可玩性,除了可以在手機APP開關、詳細地調整色溫跟照度,紀錄歷史耗電量外,還能用聲控來搭配智慧音箱(google nest mini),像是回家時在門前喊聲「HEY GOOGLE 開燈~」燈就開好了,我喜歡他各種能客製化的功能
但也有些明顯缺點,就跟所有網路設備一樣會有連線和配對的問題,就算平常99%都使用正常,但一發生狀況就會很惱人,連不到就是連不到,然後要花時間搞網路除錯😒
而且聲控有時候也不準,有時候叫他開燈,竟然去查WIKI唸「開燈」是什麼意思給我聽(以下介紹略百字…)實在很北七🤣後來變成是第二順位才會想用的燈具。
要挖崁燈孔其實也很簡單,想好你要挖的尺寸,網路買一下工具(99元一組)裝上電鑽就能輕鬆開一個標準孔了,就算只挖一個孔也值得。
間接照明
現在的層版燈可以本體直接串接超方便,輕鬆完成不斷光的視覺效果,因為是拿來當輔助照明所以我沒有把天花板作滿,跟崁燈相互相輔相成。
雖然間接照明在網路上常被臭到不行,但在使用一年的經驗下,在所有的燈具中他的光線是最柔和舒服的,實際使用率很高,有時比起主燈會更想開他。
通道和衛浴因為比較沒調光的需求,就安裝一般的崁燈。
舊燈具改造
廚房因為沒什麼想法,就先把舊的T8燈具拆除啟動器跟安定器,再花個180元改裝成LED日光燈管繼續用,等到有想法再說。
吊燈
餐廳是最後全部裡面最花時間的,燈具是老婆看了幾百個燈具精挑細選出來,有獨特圓圓的外觀,就像一顆洋菇一樣很可愛🍄一開始是請裝潢的水電幫忙裝,還畫了很詳細的安裝尺寸圖給他,結果一回家看怎麼兩個燈不一樣高🤯,壓條壓的歪七扭八,最後只好拆掉自己來。
但要裝得好看也真的是不容易,封板、壓條對正、調高度就花了兩個小時多才達到理想的樣子😓 也快搞死自己~
結論:
自己來除了省荷包又有滿足感,尤其是裝完點亮的那一刻還真是個心曠神怡~
但還是要考慮學習成本(看YT學習時間)或家裡有沒有足夠工具資源(Ex.夠高的移動梯),了解工作風險再為之👷♂️
延伸閱讀:
DSB裝潢DIY心得- 開關/插座 (成本、星光&RISNA比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